金秋9月,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江畔的暑氣還未散盡,一場以“慶農業豐收 享美好生活”為主題的金秋消費季活動在這里拉開了帷幕。來自全國各地的優質農產品在豐收市集上盡展“風采”,“沂蒙二姐”等優秀農民網絡創作人、助農直播達人匯聚于此,各大電商平臺、金融機構帶著“真金白銀”的助農惠民活動點燃消費熱情……
“種出來更要賣得好”是豐收季最好的回報。據悉,金秋消費季是中國農民豐收節的重點活動,啟動后將一直持續到11月底,期間各地將組織開展慶豐收促消費活動,順暢城鄉消費鏈路。多年來,金秋消費季已累計銷售農產品超1300億元,成為豐收節中“節味最濃、人氣最足、消費最旺”的品牌活動。
今年的金秋消費季有哪些新特點?推動農產品出村進城有哪些新舉措?如何通過打造豐收經濟讓城鄉居民共享豐收的喜悅和成果?記者來到現場一探究竟。
“土特產”變身“農文創”打造鄉村消費新熱點
伸出指尖給個支點,就能體驗小臂長的竹蜻蜓“立上頭”的神奇。小紅村豐收節展位里,來自浙江寧波的鄉村工匠楊維爐將寧海竹編帶到了現場,引得很多人圍觀。除了扇子、手提包、胸針、發簪等一系列精美的竹編文創產品,還有竹編呼啦圈、可穿戴拍照的斗笠、“步步驚心”益智類機關裝置等……僅這一個攤位的體驗趣味,就能“硬控”觀展市民半個小時。
“寧可食無肉,不可居無竹。竹子在中國文化中有著很特殊的地位,缺了文化,老底子的東西很難再傳下去?!弊鳛轶硞魅说臈罹S爐告訴記者,他想以文化創意放大傳統竹編之美。
記者了解到,今年金秋消費季發起單位中新增文化和旅游部,以農文旅融合為紐帶,進一步打通優質農產品上行與市民下鄉雙向流動渠道,讓消費不再局限于“買”,更延伸至“賞、玩、學、創”,讓鄉村人氣“聚”起來,消費市場“熱”起來。
豐收市集里,農產品搖身一變為“農創產品”,給消費者帶來更豐富的消費體驗。
金華兩頭烏的攤位上不僅有烤腸、午餐肉等滿足消費者的“味蕾”,還有以兩頭烏為原型設計的豬豬玩偶、掛件、冰箱貼等文創產品,琳瑯滿目的產品吸引著觀展人員的目光。同為鄉村工匠的溫國香帶來了婺州扎染,用板藍根等扎染出來的南瓜圓潤可愛、衣物裝飾極具民族風情。她告訴記者,染坊定制的衣服已銷往意大利、法國等多個國家,將中國傳統文化弘揚海外,現如今,扎染的暢銷帶動村里不少婦女學習扎染技藝,實現家門口就業。
數字技術搭橋梁 城鄉聯動更密切
豐收節是農民的節日,是全民共慶豐收的盛會。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,城鄉之間的互動正變得前所未有的密切,農產品出村進城渠道更暢通的同時,吸引市民走進鄉村深度體驗,共享豐收的成果和喜悅。
“莊稼人的日子也能被點贊,田埂上的腳步也能被關注?!痹谥袊r民豐收節網絡創作推廣大會上,來自山東沂蒙山區的網絡創作人“沂蒙二姐”分享了自己的故事,她將鄉村生活寫成詩,通過互聯網展現給全國網友,不僅讓城市居民看見鄉村,還帶動了家鄉農產品的銷售。
在豐收集市上,還舉辦了一場“土特產”直播電商專項選品會,500余款產品被劃分為“時令生鮮”“地理標志”“老字號”等多個板塊進行集中展示,邀請眾多優質帶貨達人與選品團隊現場對接,并設置專業選品洽談區,推動商家與達人、平臺開展“一對一”高效溝通,部分產品有望迅速進入直播間,完成從展臺到貨架的快速轉化。
杭州詹家埭社區黨支部書記孔華超作為特邀主播,正在手機前熱情洋溢地為網友推介來自四川的石榴,他是當地遠近聞名的“村書記兼職主播”。
“我們直播間的貨架上是來自全國的農產品,直播團隊會利用周末時間去全國助農直播,比如去廣西賣甘蔗、去甘肅賣蜜瓜、去新疆賣紅棗……去年,團隊帶貨的銷售額達1100多萬元?!笨兹A超說。
除了真人主播,在淘天集團的數字人直播間里,數字人主播正向全國消費者推介農產品,靈活的神態和動作幾乎與真人無異?!跋M院竽茏屆總€農民主播都能擁有自己的‘數字分身’,農閑時可以自己直播,農忙時可以由數字人代替,全天候為消費者提供優質農產品直播銷售渠道?!碧蕴旒瘓F公共事務總監葉祖麗告訴記者。
“真金白銀”助農惠民豐收經濟激活消費熱情
今年金秋消費季期間,行業協會、電商平臺、金融機構等將出臺一批惠農惠民的務實舉措。從電商平臺的流量扶持、產銷對接,到金融機構的政策支持、風險保障,通過場景化陳列、互動式體驗,完整呈現“數字工具+金融活水”如何為農業生產、農產品流通注入新動能,讓豐收的果實更高效地轉化為農民的獲得感。
中國農業銀行為豐收季注入金融力量。一方面,發布豐收節金融惠農措施,推出五大類精準惠民舉措,切實為農戶、涉農商戶紓困解難、助力增收;另一方面,發起“萬名村播成長計劃”,將通過專業培訓、資源扶持,培育一批懂農業、善直播的“鄉村主播”,助力優質農產品打通“從田間到餐桌”的線上通道,讓鄉村特色產業借直播東風“出圈”的同時助農增收。
拼多多展位上主要展示了涉及農業精品品牌、農墾品牌、消費助農產品等重點類別的農產品。該公司公共事務高級總監曾浩介紹,今年消費季,聚焦品牌富農提出了四項助農舉措,比如以“農地云拼+產地直發”新模式構建農產品上行流通體系,助力優質農產品進入全國大市場;上線“多多豐收館”,投入10億專項補貼及20億流量資源,重點扶持優質農產品商家等。
此外,啟動活動上發布了城鄉聯動促消費倡議,6家知名電商平臺推出消費補貼、流量扶持、入駐支持等25項惠農措施,天津、沈陽、武漢、廣州、成都、蘭州等城市倡導36個大中城市聯合開展“菜籃子”產品消費促進活動,用實實在在的惠農惠民舉措,讓豐收的喜悅持續升級。